人民网北京1月27日电 (记者杨曦)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0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比2019年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18.2%。2021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42.0亿元,同比增长4.2%。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表示,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各种风险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大力支持工业发展,着力激发工业企业活力,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朱虹分析,2021年工业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工业经济稳定恢复,企业盈利持续改善;二是近八成行业利润实现增长,部分行业增长较快;三是高技术制造业引领作用较为突出;四是采矿及原材料行业对利润增长拉动较强;五是装备及消费品制造业利润均较快增长。同时,企业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提升,主要体现在:单位成本费用下降,利润率明显提升;产成品、应收账款周转加快,资金压力有所减轻;资产创收能力增强,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
分企业类型看,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702.2亿元,增长4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45.5亿元,增长21.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150.4亿元,增长27.6%。
分行业来看,2021年,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039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倍;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73612.2亿元,增长31.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089.2亿元,下降41.9%。
2021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8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盈转亏。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5.85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24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3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6倍,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7.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5.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8.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4.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3%,纺织业增长4.1%,汽车制造业增长1.9%,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9.2%,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57.1%。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7.9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9.4%;发生营业成本107.12万亿元,增长19.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1%,比上年提高0.76个百分点。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41.2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9%;负债合计79.23万亿元,增长9.6%;所有者权益合计62.06万亿元,增长10.2%;资产负债率为56.1%,比上年降低0.1个百分点。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8.8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3%;产成品存货5.40万亿元,增长17.1%。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3.74元,比上年减少0.23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59元,比上年减少0.59元。2021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95.4元,比上年增加7.7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2.0万元,比上年增加28.4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6.8天,比上年减少0.9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49.5天,比上年减少2.0天。
“但也要看到,11月、12月利润增速明显回落,下游行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经营压力仍然较大,亏损企业数仍然较多,亏损额同比增长较快,工业企业效益状况持续改善存在压力,2022年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下阶段,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着力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落实好减税降费、保供稳价等政策,大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更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提质增效。”朱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