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维十月,序属金秋;师徒结对,薪火相传。为深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推动分行“传、帮、带”优良传统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大新员工培养力度,加快新员工成长步伐,10月29日下午,上海分行在分行二楼大会议室隆重举行了2020年导师聘任及结对仪式。
仪式上,党建工作处(人力资源处)处长沈艳春首先对“导师制”新员工培养机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宣读了拟聘任导师及结对名单。梅建平副行长、李丽君纪委书记、梁宏辉行长助理为13名导师颁发了聘书。
随后,导师代表贸易金融处周祺俊、新员工代表党建工作处(人力资源处)朱君毅依次上台做了交流发言。周祺俊谈到,师徒结对就是要进一步做好“传、帮、带”工作,他表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将自己在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认真履行师傅的各项职责,潜心育人,用心带教。结对师徒要珍惜此次宝贵的成长机会,携手共进,互助共赢。朱君毅则从徒弟的角度出发,向新员工发出倡议,带教期间应做到勤问、勤听、勤学、勤练,争取早日成长为如师傅般能够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
最后,王须国行长发表总结讲话。王行长指出,“导师制”是分行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创新,师徒结对共同成长,有助于分行夯实基础管理,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王须国行长还对师徒双方都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作为导师,一要尽职尽责,有责任心,对新员工既要严格要求又要时常关心;二要因材施教,育人用心,针对不同阶段制定对应的学习计划,帮助新员工精准找短板,扎实补短板;三要诲人不倦,培养耐心,在新员工面对新业务和新问题时要倾囊相授,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作为学生,则要谦虚学习,勤思多问,刻苦勤奋,勇于创新,以“学而不厌”的精神向导师虚心请教学习,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韧劲钻研业务,让自己在导师的引领下尽快成长。
师徒结对传帮带,青出于蓝胜于蓝。此次推行的“师徒结对”制度,将有助于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员工队伍,为分行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师徒双方树立“教学相长、互帮互学、共同成长”的意识,发扬“择其善者而从之”的精神,从而在行内形成一种互学共进、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