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买菜、网上云游览……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模式,在线新经济在抗疫期间不断孕育发展,呈现出蓬勃兴起态势。面对这样的新增长点,上海将如何作为?在昨天召开的上海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简称《行动方案》)重磅发布。
《行动方案》提出四个“100+”行动目标: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到2022年,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新高地。
建百家无人工厂鼓励直播电商
瞄准在线新经济高地目标,《行动方案》在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新型移动出行、在线教育、在线研发设计、在线医疗等12个重点领域全面布局发力:
无人工厂,建设100家以上无人工厂、无人生产线、无人车间,聚焦发展柔性制造、云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制造模式。工业互联网,支持大型龙头企业建设企业专网,建设20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远程办公,发展无边界协同、全场景协作的远程办公新模式,加快5G技术应用,提高远程办公效率,催生固化远程办公习惯,增强用户黏性。在线金融,推动线上申贷续贷还贷、投资理财理赔等服务,探索金融和AI、大数据、区块链融合。在线文娱,加速发展音频、短视频等网络视听,发展网游手游、网络文学、动漫电竞等互动娱乐。在线展览展示,推动大型展览展示企业和知名云服务企业共建云展服务实体,打造云会议、云展览、云体验。生鲜电商零售,线上建设网上超市、智慧微菜场,线下发展无人超市、智能售货机,鼓励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社群电商等智能营销新业态。“无接触”配送,推动零售、医疗、餐饮等行业应用无人配送,支持冷链物流、限时速送、夜间配送,发展无人驾驶运载工具,保障“最后一公里”送达。新型移动出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场景应用,鼓励发展分时租赁共享汽车,探索自动驾驶出租车等出行新方式,打造智慧出行服务链。在线教育,打造“上海微校”“空中课堂”等线上教育品牌,建设“学分银行”,完善市民终身教育和数字化技能培养体系。在线研发设计,鼓励网络协同研发设计,创新个性化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交互设计,支持各类众创、众智、众包、众设的线上创作活动,建设在线技术交易平台等。在线医疗,推进互联网医院发展,试点推广医保移动支付,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和手术,推动AI在疾病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应用。
放宽准入门槛,探索“沙盒”监管
聚焦12个重点领域,上海相关部门经过了一番考量。归纳来说,大致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无中生有”,因疫情倒逼而新催生出来的新业态新模式,体现“新”,包括远程办公、“无接触”配送等。第二类“有中启转”,将线下成熟的业态模式转移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体现“转”,包括在线展览展示、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第三类“转中做大”,已有模式在疫情期间得到发展壮大,体现“大”,包括无人工厂、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生鲜电商零售等。
这12个重点领域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但又各有特色。下一步,上海相关部门将分类推进、因势利导,通过软件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技术锁定场景应用,通过应用场景带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固化应用场景,并在更多行业复制推广。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公共服务、建设在线新经济生态园等5条保障措施。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上海将对“在线新经济”探索“沙盒”监管措施,放宽融合性产品和服务准入门槛,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均应允许相关市场主体进入,允许试错、宽容失败,同时创新新型跨界产品和服务审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