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海市卫健委对外发布公告,3月21日0—24时,上海口岸新增14例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旅客许某便是其中一例。
时间回溯至3月20日,许某乘坐新加坡飞往上海的某航班抵达浦东机场。在航班当晚抵达前,陆卿和战友们的数据排查工作就已经开始。年龄、国籍、往来国、证件签发地……一连串信息在电脑屏幕上闪过。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据的提取与碰撞在许某身上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数据链。“许某系英国留学生,3月19日从英国伦敦出发,经新加坡樟宜机场转机后于3月2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陆卿第一时间将排查结果经指挥中心通报给海关检疫部门,协助海关检疫部门提前锁定该名旅客信息,为后期处置工作争取了提前量。
大数据利剑显神威
“疫情当前,每一名旅客的出入境信息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为大家也是为旅客自身的安全着想。”陆卿是浦东机场口岸疫情排查专班的一员,为精准有效做好数据排查与统计工作,陆卿和他的战友们“7×24”工作连轴转,排查、核实、报表。他深知,疫情面前,人员信息排查既讲究时效性,又讲究精准性与全面性,容不得半点马虎。
面对每日数以万计的出入境人员,如何快速精准锁定重点国家人员,如何全面细致掌握重点人员出入境动态轨迹?“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我们抽调56名骨干力量,组建了总站、边检站两级疫情排查专班,进行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研判入境人员动态轨迹。同时将排查结果及时推送海关等单位,形成精准有效的防控海外疫情输入管理闭环。”上海边检总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邵非说。
国门战疫,数据先行。据统计,疫情暴发以来,上海边检总站已累计向口岸检疫部门和上海市联防联控机制推送共享出入境人员信息数万条,海关和卫健部门从中发现输入性病例数十例。“一条有价值的数据链的形成,往往需要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数据的收集、碰撞和推理,有时候方向不对还会事倍功半。但每当看到新闻通报的确诊病例中有熟悉的案例,我就知道我们的工作没有白费。”陆卿说。
突击队奋战在最前沿
上海机场边检站九队党员民警范洪祥,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启航战疫突击队队长。疫情发生后,按照上海边检总站部署,上海机场边检站九队党总支迅速集结党员,仅用3个小时便组建起启航战疫突击队,承担起涉疫情航班的接机和疑似染疫旅客通关手续办理等任务。而在上海边检总站,像启航战疫突击队一样的党员先锋队伍共有27支。
“留观点有一名旅客有高度疑似症状,需要做进一步筛查处理,请予以协助!”3月15日23时34分,浦东机场T2入境大厅边检勤务督导台里接到海关检疫部门紧急通知。一名从英国伦敦出发,经香港转机后抵达上海的发烧旅客,被海关留置在临时隔离区域进行医学排查,随后将通过救护车直接转运至指定医疗机构诊疗。
“疫情到了关键时期,这样做,不仅是对您负责,也是对您家人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负责,请您多理解支持。”面对旅客的不解,民警孙方雨耐心解释,“您电话是多少,国内的详细住址,目的地是哪个城市?”随着该旅客情绪缓和,孙方雨在完成人证对照检查程序后,紧接着询问、记录、复核旅客联系电话、详细住址、国外居留史、具体症状等基本信息。虽然这样的工作每天要重复上百遍,但是他清楚,这些信息对后期跟踪筛查至关重要,是精准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重要一环,来不得半点马虎。复核完基本信息后,孙方雨随即携带该旅客护照,前往边检查验专区帮其办理了入境边检手续。
3月18日,经上海卫健委通报,该名旅客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得知消息后,孙方雨说:“担心总归有一点,但我每多做一点,同事接触的风险就少一点,作为突击队员,我愿意把这份风险留给自己。”